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4的文章

淺談數位學習(一)

數位學習(e-Learning),其前身為遠距教學。是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學習的過程,數位媒介包括網際網路、企業網路、電腦、衛星廣播、錄音帶、錄影帶、互動式電視及光碟等不同媒介。 數位學習具有下列幾項特質: 一種遠距教學的模式 使用數位化的學習資源 主要採用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介面 可以使用衛星廣播、互動電視、光碟教學、網際網路等方式傳送教材 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非同步的學習方式 中華民國2003年開始執行的「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中,定義數位學習為:「以數位工具,透過有線或無線網路,取得數位教材,進行線上或離線之學習活動」;其定義中新增有關無線學習與學位工具(學習載具與輔具),為該科技計劃中希望帶動無線網路與電子書包之產業發展,因此將其納入數位學習的範圍內。 數位學習具有隨時、隨地學習的好處,學習的時間及地點已經不再受限於傳統的教學方式,必須配合老師的時間與教室地點的交通問題,只要連線上網,就可以學習。更重要的,它具備「個人化」的功能,也就是所謂的適性教學。針對每個人的特性,提供不同程度的教學內容,該學習者的效果可以提高,這是數位學習的一項重要指標。 數位學習是為國家發展重點之一,從2003~2007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一期國家計畫階段)」,主要為建立數位學習產業、佈健優質發展環境;2008~2012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第二期國家計畫的階段)」,主要為透過軟硬整合的策略,推動多元場域的應用,創造價值;數位學習產業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數位學習產業跨域躍升計畫」更在於創新躍升,在於推動教與學的變革、打造整合的學習產業鏈、將國內成功的範例輸出海外,達到產值倍增,尤其是國際收入倍增的目標,國際的拓展將為此階段最重要的推動方向之一。

淺談數位典藏(一)

圖片
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係指將有保存價值之實體或非實體資料,透過數位化方式,並加上後設資料(Metadata)的描述,以數位檔案的形式儲存。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為「資料的詮釋」,檔案除了儲存以外,必須加上檔案本身的內容、背景、屬性等介紹,為儲存的檔案增添更多背景資訊,也真正達到典藏的目的。 數位典藏是為國家發展重點之一,從1998~2002年的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2001年的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2002~2007年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2008~2012的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以及現行推動的數位典藏橋接產業界推動計畫,在在顯示國家對於數位典藏的重視。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發展沿革圖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目前臺灣數位典藏成果可分為生物、考古、地質、人類學、檔案、拓片、器物、書畫、地圖與遙測、善本、漢籍、新聞、影音、建築與加值型計畫共十五項主題,並且由「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網站可供一般網路使用者針對個人有興趣的資料進行檢索。 如何有效的將典藏資料與電腦技術科際整合,做永久性的典藏與延續,並透過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傳送世界各地,以達到資源共建共享,一直是數位典藏研究的課題之一。

齊語錄│如果你幫助足夠的人成功,最終你也會成功

圖片
齊語錄 如果你幫助足夠的人成功,最終你也會成功 If you help enough people to become successful Then you will eventually become successful ~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1963年提出一篇論文,名叫《決定論的非周期流》,裡面根據大氣運動的規律,建立了一個簡化的數學模型,三變數的自治常微分方程組,也就是著名的Lorenz方程,Lorenz經過研究發現,當這個方程組的參數取某些值的時候,軌線運動會變的複雜和不確定,具有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也就是初始條件最微小的差異都會導致軌線的行為的無法預測。 “蝴蝶效應”在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不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卷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只要正確指引,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或稱為“革命”。 羅倫茲蝴蝶(Lorenz Butterfly) 圖像(圖片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天文台)

2013年日月潭萬人泳渡《活動花絮》

圖片
2013年月潭國際萬人泳渡活動今年是第31屆,參加隊伍共有1211隊,包含30個國家1088名國際泳客,陸客就有849人,另外還有身障民眾237人,共2萬5006人報名參與,主辦單位採取人數管控,選手分批下水泳渡日月潭,南投縣政府除了請空軍派遣直升機外,更請空勤總隊加派一架直升機,從空中注意選手安全狀況。 泳渡成功的勇者們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努力不懈的挑戰者~加油呀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等待歸途的粉紅號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水社碼頭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水社景觀 a photo by bochi_huang on Flickr.

淺談植化素(一)

圖片
直到1995年左右,許多醫學研究陸續出爐,人們才發現蔬果真正防病、防老、治病、抗老的寶藏是藏在纖維和種子裡面,這珍貴的物質就叫做「植物生化素」,英文名稱是Phytochemicals,簡稱「植化素」。 這類天然化合物質,屬於天然食物的色素,人體本身無法製造它們,必須從食物中獲取。像大豆中的大豆異黃酮素(Isoflavonesl)、番茄裡的茄紅素(Lycopene)、大蒜中的蒜精(Allicin)、甘藍菜和綠花椰菜裡的吲哚(Indoles),以及綠茶中的兒茶素(Catechins))、藍莓中的花青素、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玉米黃素、蝦紅素、蒜素、多酚類等,都是屬於植物生化素的一種。 蔬菜、水果及穀類所含的「植化素」裡面,同時包含了一種含氰的化合物,這些成分對細胞從正常狀態轉變成癌細胞具有明顯抑制能力,例如: • 提升人體的免疫力 • 誘導細胞良性分化 • 能抑制血管增生 • 可促進細胞代謝 • 有良好的抗氧化功能 • 能抵抗癌細胞增生 • 有植物性類激素的拮抗作用 • 豐富的膳食纖維能降低致癌物的影響 多吃蔬果,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制止細胞從正常的狀態轉成癌細胞、幫助身體健壯,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因此被稱為「21世紀的維他命」。 彩虹蔬果全食物寶劍 (圖片來源:財團法人癌症關懷基金會)